建设图库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推荐建设图库
1 / 1

亦设建筑:引领中国绿色建筑设计行业新发展

日期:2021-08-09     点击:357     展开全部     查看原图
简介: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房地产、建筑等相关行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为建筑设计行业创造了大量需求。张辉深知传统建筑设计因为耗材、污染以及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势在必行。于是,2018年,张辉创立上海亦设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优势产业。

张辉很早关注并投身于绿色建筑设计行业,自2000年起,张辉开始投入整合绿色建筑各个专业人才,经过多年发展,亦设建筑已成为行业标杆企业。张辉表示,绿色建筑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建筑。放眼当前国内现状,绿色建筑设计不仅仅体现在新楼盘的设计上,更体现在对早期一些耗材、具有污染、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旧建筑进行改造、翻新。

比如,亦设建筑设计团队对“上海临港新业坊·乐居里”的改造工程。

建成于1996年12月的老工业厂房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居家桥路575弄18号,厂房前身是上海高压特种气瓶有限公司,经营生产金属容器及配件。

项目改造前

厂房所在场地出行交通便利,周边建成地铁6号线,可换乘2号线,在建地铁四号线。商业及办公服务条件优良,6.5公里内可到达外滩及陆家嘴金融区。但是,厂房周边覆盖多片密集住宅区,存在大规模具有消费力的人群,同时周边又缺少可进行市民自发公共活动的场域。

项目区位图

为了能够提升区域活力,优化区域资源,项目改造势在必行。张辉带领团队对老工业厂房及周边进行了细致且深入的了解、勘察。张辉给出的整体改造理念是“结合商业业态布置各种主题生活圈”,其中包括,休闲圈、互动圈、开放圈、教育圈、办公圈等,之后,通过一条“纽带”将所有分布在周围的“生活圈”贯穿起来,紧凑而有序地生成一系列开放性的公共空间。

设计理念图

设计中,张辉采用了“一桥、双纽带、多广场”规划结构布局。其中,“一桥”是打通场地交通入口,形成单独的商业流线;“双纽带”即滨河部分“休闲纽带”、园区中间“艺术纽带”,完善升级周边居民刚需型生活配套;“多广场”则是通过对园区中间空余场地的利用,形成休闲娱乐活动场地,依托商业,激活园区内潜在商业价值。

设计成果图

除此之外,在建筑改造上,张辉及其团队采用了对原有厂房建筑进行空间内凹、加建、材料置换等处理手法,在保证室内可租赁面积的条件下,尽可能解放室内空间归还公共场域,增强室内外空间的交流,创造更多可容纳人群停留的趣味空间。

建筑立面改造上,张辉及其设计团队也遵循场域及建筑的在地性,尽量少的改动原有立面材质及形式,延续建筑独特的工业历史气息。

而在置入新空间体量材质的选择上,张辉则是严格遵循绿色建筑标准,选择如棱形钢丝网、冲孔板、工字钢构架等粗犷且带有工业符号的材料,以期可以与原有空间和谐共生。

设计成果图

在对上海临港新业坊 · 乐居里项目的翻新、改造过程中,张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设计过程中更关注居住者的感受,为周边居住人群创造可以自生长的社区环境,打造艺术、科技、民生于一体的社区商业综合体。

在亦设建筑承担的项目上,张辉及其设计团队通过BIM、可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新兴技术及设计理念,提升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金量,驱动建筑设计做精做强。张辉认为,在细分市场的道路上,亦设建筑不会一味追求大,而更侧重强,会通过创新战略,在绿色建筑领域寻求更大发展。

作为绿色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亦设建筑助力项目高质落地,在以创新协调、绿色发展为理念,持续发力高品质居住、养老、文旅和城市更新领域,倡导绿色建筑产业发展,为居住者打造智慧、绿色、健康、舒适的宜居生活环境,赋予城市持久生命力。

打赏
更多>推荐建设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