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是,由铁一院总体勘察设计的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西安东站及相关工程初步设计获国铁集团、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与此同时,西安东站的相关设计图为我们揭开了东站的神秘面纱。

其二是,近日,西安东站西广场综合枢纽工程初步设计项目投标结果公示,公示信息显示铁四院成功中标。这一项目,是铁四院在西北片区的首个高铁枢纽市政配套项目。
这些前期工作的逐一推进,为西安东站及相关工程开工创造了良好条件。据消息称,西安东站计划年内开工建设。
西安东站:秦山渭水、丝路长安
西安东站位于西安灞桥区,是西安铁路枢纽“米”字型高铁网构架的主要客站,也是西安“四主一辅”的主要铁路枢纽站,更是西北地区特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因此,规划建设意义重大。
根据西安东站所承担的始发终到作业显示,其主要承担西武高铁、西渝高铁动车,以及西康既有普速列车等南向、东南向客车的始发终到作业,远期规划将增加办理西安枢纽内东向、北向普速始发终到作业,规划预留新建银武联络线和枢纽南环线、西安至潼关城际铁路的引入条件。
批文信息显示,西安东站车场总规模17台35线(其中近期13台27线,远期4台8线),自西向东设西渝高速场、西武高速场、西康普速场,规划预留城际场,配套动车运用所、走行线、普速存车场及至西安站联络线等工程。
车站按一站四场布置,其中西渝场设到发线9条,站台5座;西武场设到发线8条,站台4座;普速场按到发线10条,站台4座规划设计,近期设到发线6条,站台2座,线下工程按远期规模一次实施完成。预留4台8线城际场作为规划。
这一台线规模,建成之后,将一举超过西安北站18台34线规模,因此西安东站也被网友称为“世界东站”。
在西安东站的设计上,站房工程按照“秦山渭水、丝路长安”的方案实施,外观恢弘大气,建筑总规模39.40万平方米。
其中国铁部分站房及配套工程31.26万平方米,市政配套工程8.14万平方米,采用“上进下出、腰部进站”的客运组织模型,由高架候车层、站台层和出站层三层建筑结构组成,站房内部引入自然采光,整体宽敞明亮,通透一体。
西安东站总设计师王小奇曾介绍到:“西安东站及配套工程与西安至十堰高铁同步开展各阶段勘察设计工作,由于外部控制因素及接口众多,设计方案复杂,因此将西安东站及配套工程进行单独批复建设。”
而当下的获批,无疑为东站的加快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东站的设计采用了一系列适宜建筑应用的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按照绿色建筑三星设计,最大限度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强化围护结构性能、冷热源设备能效、照明系统能效、新风热回收等多项节能减碳措施,可降低18%~24%左右的单位面积能耗。
根据设计方案,站房屋面将铺设50000平方米光伏板,装机容量约9兆瓦,按照西安市全年有效利用光伏发电约1000小时计算,全年光伏发电量可达到900万度,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6003吨。
作为一个超级枢纽,按照规划设计,未来西安地铁5、12、15、21号线将以“T”字型接入西安东站,实现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无缝衔接,使得西安东站成为集高铁、普铁、城际、地铁、公交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直接影响西安市东部片区经济发展,并辐射周边区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交通综合承载力。
据透露,西安东站主体工程计划于今年内开工,受下部地铁区间施工、城市通廊修建、改建既有西康线等因素影响,东站站房主体工程工期三年,届时将与西十、西康铁路同步启用。
西安东站西广场:站前城市活力“塬”
由于西安东站建成后将成为一个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多种交通方式能够实现无缝换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安东站西广场的规划设计,也将承担起通过轨交布局优化,保证无缝换乘的同时也能兼顾未来的城际站场的快速到达,以及白鹿原上的文旅开发。
西安东站西广场综合枢纽工程项目总用地193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怀着对“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敬畏和对精品客站的设计追求,中铁四院秉持“建枢纽,就是建城市”的设计理念,在西广场的设计中汲取融合了西北当地独有的“塬峁梁”的地理元素,应用在广场空间中,完美利用了地形高差,形成台塬式的广场、适宜步行的商业峡谷,层次丰富的建筑群体,将地域特色完美融入东站广场设计。
其设计方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回归”策略,致力于打造回归人性、回归城市、回归自然的站前城市活力“塬”。
回归人性
方案力求改变现今广场设计中的“上帝”视角,避免尺度宏大而无实际功能的广场,从人性角度出发,通过植入功能,创造了行人愿意停留的广场,通过引入商业峡谷打造鼓励步行的城市街道,通过立体布局塑造无缝换乘的新型枢纽。
方案为市民打造了洄游廊道,从东站出发,可沿阶梯向上漫步至白鹿原,享见青山绿水;亦可沿着中轴廊道,体验多彩城市生活。
回归城市
作为东站片区的核心节点,西广场枢纽集高铁、普铁、城际、地铁(四线换乘)、公交于一体,其担负着带动周边开发的使命。
方案将不同的商业业态和城市生活引入广场,打造了东站站前生活综合体,并将人流动线与商业界面结合布置,形成交通与开发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了交通枢纽的商业价值,也提升了乘客的服务体验。
回归自然
作为西安的东麓,东站可北望白鹿原,南眺终南山,设计团队从西北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汲取灵感,巧妙地将“塬峁梁”这一自然地理元素,应用在西广场的设计上,打造了站前的活力塬,巧妙地利用三层“台塬”消解了站房与广场近20米的高差,也借此将西广场打造成了别具一格的城市舞台,从一众省会站中脱颖而出。
随着招标结果的公示,下一步,东站西广场的设计方案,将继续进一步深入地完善优化。
IXIAN.CN
一直以来,西安东站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从规划到招标,从征地到开工筹备,超级枢纽西安东站一动,与之牵连的多项工程也将随之而动。高铁东城、站前广场、市政配套……西安东站建成投用后,将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的快速汇聚,对周边地区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自然也承担着带动城东崛起的重任。
而当下的项目推进,一张张设计图的曝光,无不告诉我们:西安东站,近在眼前!
而我们也期待,西安东站建成投用之时,白鹿原下,升起一座新的城市舞台。